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56

你的位置:哈尔滨锟济明商贸有限公司 > 新闻动态 > 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56
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56
发布日期:2024-11-28 12:30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《海藏楼诗笺注·集外诗》1156

1156-3

仁先壁间悬曾胡左李小像,漫书三绝

劲敌难撄我独当,不辞一挫意堂堂(1)。让功犹易名兼让,肝胆何东谈主似益阳(2)。

【笺注】

此诗见于《郑孝胥日志》民国二十五年(1936)五月十八日(7月6日)日志。诗题陈仁先(即陈曾寿,详见)壁间吊挂的曾国藩、胡林翼、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小像,郑孝胥颇为松懈地写了此三首绝句。

第一首诗,据郑孝胥诗末自注,写胡林翼。胡林翼,湖南省益阳县东谈主。谈光十六年(1836),进士。咸丰四年(1854),以谈员衔率黔勇到湖北、湖南对抗太平军。咸丰五年(1855)任湖北布政使,继署任湖北巡抚。当时,太平军占武昌,清军屡战不利,胡林翼奏调罗泽南部,终在咸丰六年(1856年)十一月规复武昌。抚鄂时辰,整饬吏治,引荐东谈主才,致力于计议军饷援助曾国藩。后又之会九江往复,规复九江。咸丰十年(1860),与曾国藩共同率领,规复安庆。隔年(1861),太平军迫近武昌,胡林翼率部返救。同庚在武昌病逝。卒追赠总督,谥“文忠”。

此诗赞叹胡林翼的勇决与无与伦比的诚心。

(1)“劲敌”二句:劲敌难以起义,我来独自屈膝,不辞一战受挫,内心方正坚贞!

“劲敌”句,郑孝胥句末自注:“罗山援鄂,胡公以疲兵先战,罗乘之,遂破敌。”罗山,即罗泽南,字仲岳,号罗山。湖南湘乡善庆乡(今属双峰县石牛乡)东谈主。咸丰二年(1852)以在籍生员的身份率生徒倡办团练,次年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。因军功高出,历迁任知事、同知、谈员(加按察使衔)。咸丰六年(1856)在武昌负伤而一火。

“堂堂”,刻画志气浩大。宋岳飞《题新淦古寺壁》诗:“浩气堂堂贯斗牛,誓将贞节报君仇。”

(2)“让功”二句:推让攻劳还算容易,名望也也兼推让了,哪个东谈主似益阳这般诚心!

“让功”句,此指胡林翼任湖北巡抚,时咸丰朋友官文任总督,为配合督抚干系,凡有军功,皆推到官文的身上,名列官文之后。在湘军中,永恒援助曾国藩主合手军政大局,甘为第二。参见《清史稿·胡林翼传》。

“肝胆”,譬如敦朴、诚心。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控制弗成用也。”

“益阳”,指胡林翼,益阳东谈主。

江左文襄晚仅存,强者气尽尚衔恩(1)。雪岩旧谊何曾报,潸然泪下只独言(2)。

【笺注】

第二首诗形色江南大营里晚年仅存的左宗棠,虽身受君恩,仍难以酬谢胡雪岩旧谊的悼念。

    (1)“江左”二句:江南大营,只好左文襄公晚年仅存,强者气尽,还蒙受皇恩。

“江左”,古代指长江下流以东的所在,即今江苏省南部等地。《世说新语·语言》:“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。于时江左兴修始尔,法纪未举。温新至,深有诸虑。既诣王丞相,陈主上幽越,社稷焚灭,山陵夷毁之酷,有黍离之痛。温忠慨深烈,言与泗俱,丞相亦与之对泣。叙情既毕,便深自陈结,丞相亦厚相酬纳。既出,懽然言曰:'江左自有管夷吾,此复何忧?’”

“文襄”,指左宗棠,卒谥“文襄”。左宗棠,字季高,一字朴存,号湘上农东谈主,湖南湘阴东谈主。谈光十二年(1832)举东谈主。为请中兴四大名臣之一。历官浙江巡抚、闽浙总督、陕甘总督、协办大学士,封恪靖伯。光绪元年(1875)任重担在身督办新疆军务,规复失地。光绪七年(1881),任军机大臣,调两江总督。后病卒读福州。卒谥“文襄”。“江左文襄”,指身在江左即江南大营抵御太平军的左宗棠。

“晚仅存”,指江南大营抗击太平军的曾左胡三东谈主,晚年仅有左宗棠尚辞世。

“衔恩”,受恩。唐李白《塞下曲》之二:“横戈从百战,直为衔恩甚。”

(2)“雪岩”二句:胡雪岩的旧日心境,何曾申诉?潸然泪下,只好独自说出这句话!

“雪岩”二句,郑孝胥诗末自注:“左侯在江督任,自憾未能助胡雪岩。”胡雪岩,即胡光墉,字雪岩。安徽徽州绩溪东谈主。徽商代表东谈主物,被称为“红顶商东谈主”。曾资助左宗棠抵御太平军及自若新疆叛乱。清光绪九年(1883),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支款、敲诈绑架而激励资金盘活失灵,受外商排挤,而被动贱卖,金钱去半。最终,胡雪岩被除名检查家产,邑邑而终。

“雪岩旧谊”,此指胡雪岩曾资助左宗棠队列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,太平军攻杭州时,胡雪岩自上海运军火、粮米援助清军,自后又匡助左宗棠组织“常捷军”、创办福州船政局。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叛阿古柏时,胡雪岩为其主合手上海采运局局务,代借外款,采供军饷、订购军火,兼及谍报备备受左宗棠抚玩,因而官居二品,赏穿黄马褂。清光绪九年(1883)胡雪岩因受迫歇业而贱卖,清廷下旨,将胡雪岩除名,并让左宗棠追剿胡雪岩欠款。左宗棠如实曾派东谈主去查封杭州胡雪岩确典当行、商号等,并向清廷奏报。后二东谈主同在清光绪十一年(1885)灭尽。

晚岁文忠极可哀,久安挫辱尽低摧(1)。赤子林旭峥嵘甚,感概惟堪避此才(3)。

【笺注】

    第三首诗惊奇李鸿章晚年受尽挫辱,惊奇应为林旭这么的年青东谈主让贤。可见李鸿章晚年的心态。

    (1)“晚岁”二句:晚年的李文忠公极其可悼念,永恒地安于受凌辱,总是低首摧眉!

“文忠”,指李鸿章。字渐甫、子黻,号少荃(一作少泉),。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(今属合肥市 )东谈主 。谈光二十七年(1847)进士。早年随业师曾国藩弹压太平天堂与捻军举义,并衔命组建淮军,因军功进步至直隶总督,兼北洋互市大臣,累加至文采殿大学士,封一等肃毅伯。时辰参与清廷在酬酢、军事、经济等方面的要紧事务,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、汽船招商局、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,又组建了北洋水师。甲午干戈中,因空虚使北洋水师覆灭,战后看成特使与日本执意《马关合同》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被启用为两广总督,翌年八国联军侵华干戈爆发后,参与“东南互保”,并礼服北上谈判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同列强执意《辛丑合同》,不久后病逝于北京。身后赠太傅,晋一等肃毅侯,谥“文忠”。

“低摧”,低首摧眉。唐柳宗元《闵生赋》:“心千里抑以不舒兮,形低摧而自愍。”

(2)“赤子”二句:年青的林旭如很高俊的山啊,他欷歔感概,值得为这么的东谈主才避贤!

“赤子”二句,郑孝胥诗末自注:“戊戌七月,文忠语余:'倾见林旭,真异才也。’”林旭,详见0151《题晚翠轩诗》笺注。

“峥嵘”,山势魁岸,譬如东谈主品出众。唐杜荀鹤《送李镡游新安》诗:“邯郸李镡才峥嵘,酒狂诗逸难干名。”

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,通盘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